在走在社區的邊緣
沉浸在所謂的「偏鄉」
那些常聽到的名詞
是誰帶來的?
 
我們。
 
人口外移、隔代教養、人口高齡化…等,這些名詞在這些年來,常常出現在耳邊,一種社會文化的形成,必須經年累月的堆積,才會成為一種常態,沒錯,在偏鄉的社區裡,這些都是隨處可見的,可是會造成現在的窘況,或許,我們都必須付一點責任。
 
在參與社造的日子裡,不管是自己看到的也好,或是去學習得到的經驗也好,有一種深刻的體會,偏鄉社區的人會這麼少,可以追朔到以前的農業時代,絕大部份的爸爸媽媽,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讀書,認為讀書才會出頭天,才會有美好的未來,還有不要留在鄉下種田,要去台北、要去市內,不讓孩子跟自己一樣,因為種田務農太辛苦…
 
以前的孩子
還真的滿聽話的
 
在那個時候,那樣的觀念其實也沒錯,「讀書」確實是可以跳脫原本階層的踏板,可是現在,大家所見,以前所謂的台北、所謂的市內,人真的比較多了,偏鄉社區的人少了很多、很多,但是時代也變了,讀書真的有比較好嗎?現在大學入取率,早已經破百,在大台北工作,22K已成了王道,光房租可能就要一萬左右,生活費也高,未來真的有「美好」嗎?
 
近幾年,在這矛盾的社會裡,慢慢的又出現一些名詞:返鄉創業、返鄉務農、有機農業、多元就業…等,開始叫一些青年回家鄉,回到自己生長的地方,而且還推廣務農,跟以前所接受的觀念,差異非常大。
 
在此
先不管政府怎麼推廣
也不管長輩們怎麼想
這些返鄉的青年們
對於自己的家鄉
有什麼樣的認識?
 
我遇過很多年齡層的人,從國小到大學、甚至出社會,尤其是十八歲以下的,我喜歡問他們,對於自己生長的地方,知道些什麼?幾乎都答不太出來,最了解的是「韓國」的人事物,哪個明星出什麼新歌、首爾有什麼東西、韓國有什麼產品、什麼地方好玩…等,而自己每天生活的所在,有什麼樣的文化、有什麼樣的故事,卻都不知道,難怪有很多在地的文化會消失、技藝會失傳。
 
不管未來他們要往哪去
但是至少
要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
 
這些日子,與在地的國小、國中、甚至是高中合作,一起讓學生認識社區,只為了一個很簡單的理念:「往後出去,可以知道怎麼介紹自己、可以知道怎麼介紹自己的家鄉。」如果你住在歸仁,你可以介紹歸仁有座孔廟、曾有座歸園、有打面宋江陣、盛產釋迦、有巴洛克風格的建築;如果你住在關廟,你可以介紹關廟有竹編藝術、有竹編國寶莫永崇與盧靖枝、有會做宋江盾牌的翁明輝、有鳳梨、竹筍、關廟麵、有新光社區的社造憨人與竹編阿嬤…很多很多,絕對夠你講三天三夜也講不完,而這些文化、這些故事,我們保存了多少?
 
「社造」的觀念,我絕對贊同從小做起,因為它就是生活的一部份,只要你在社區裡走動,就處在社造的氛圍中,像是今天一個老人照護的活動,牽動了社區的一些人,在環環相扣的人際交流裡,牽動的幾釐米,就能牽動社區未來的走向。
 
別小看,小朋友的思想
他們的想法
就是未來社會的想法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俊美的小鋒鋒 的頭像
    俊美的小鋒鋒

    咖啡色的回憶

    俊美的小鋒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