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陳安茂、張賢鈞夫婦倆,為了可以就近照顧長輩、以及當新手爸爸、媽媽照顧小孩,回到了家鄉,但是在返鄉的那一刻,並不是馬上投入農業的懷抱,而是先做其他的工作,一段時間之後,發現上班的時間並不彈性,家庭與工作之間不太能兼顧,進而轉農讓時間較有彈性,兼顧家庭與農業,創立久盛農場。
剛開始的時候,曾經種植過苦瓜,但是苦瓜沒有辦法機械化,必須進行人工田間管理,要人力採收、整理籐蔓…等,每天都必須做,有機械專業的陳安茂,目標還是放在農業的粗放生產、如何運用機械化耕作,在此遇到最大的問題,就是土地、資金要從哪裡來?在尋找一些資源後,就在同個時間點,申請了百大青農、小地主大佃農這兩個計畫,本來的耕地面積只有四、五公頃,在順利拿到計畫後,耕地面積瞬間就到達十二公頃,因為在小地主大佃農中,有一項免利息租金貸款,就運用這些資金去租地,生產完再賣出去,就可以馬上還錢,這是一個尋找資源來務農的一個好管道,但是這也有一個問題,就是生產的資金在哪邊?所以又跟農會借錢來生產,一樣賺到錢之後再還回去,所以從事農業還是需要資本與資金,以專業化、機械化輪作稻米、紅豆,目前還有種植紅藜要取代稻米的生產,其中稻米的產量太大,沒有那麼多空間可以存放,所以大都撥給盤商,而紅豆的部份,就會研發產品自產自銷。
張賢鈞在自產自銷、品牌建構這個層面提到:剛開始務農的時候,會想說為什麼要去經營品牌,品牌是企業在做的事情,對我們這些小農來說,是遙不可及的一件事,但是我還是運用契作紅豆先來試試看,第一年用了三分地、第二年用了五分地,結果發現其實是可行的!在第三年的時候,就蓋了三坪大的冷藏庫,增加紅豆存放量,並將耕作擴大到兩公頃,第四年有了更多的通路之後,再擴大到五公頃的種植面積,全都是以自我品牌來做銷售,在這段期間裡,我們一家四口兩大兩小,積極的跑國際展場與國內展場,尋找通路與合作廠商,以家為概念,有溫度的行銷自己的自由品牌。陳安茂也提到:展場如果沒去運作的話,通路基本上不會想要接觸你,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上,對你的產品如果沒有達到一個程度,就會沒有信賴感,跑展覽持續曝光、持續打知名度,在大家認識你的產品之後,才有機會接觸、也才能有後續的合作。
目前擁有許多合作廠商的久盛農場,其實也曾遇到一次慘重的損失,在103年稻子快要收成的時候,遇大一次超級大豪雨,全部的稻子都倒在水裡,發芽變成災害榖,受到天然災害的這些缺口,陳安茂就另外找了代耕的工作全部補回來,還好還有機器可以去代耕賺些錢,不然就離農了…這些年所遇大大小小的事情,都不足以擊潰以家為出發點的久盛農場,張賢鈞提到:現在的我們,必須思考家庭與久盛農場的結合,像是之前跑展場的時候,全家都去、非常的累,小孩還在桌子底下睡覺,在一切穩定之後,家的幸福,還是久盛農場的最終目標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